慕尼黑和意大利的关系并非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旅游观光热潮或比萨饼的胜利,它可以追溯到许多世纪之前。意大利游客从佛罗伦萨来到慕尼黑,他们可能会想:"是谁居然在这里复制了我的城市?因为皮蒂宫就是这里的佣兵廊,一个由布鲁内莱斯基建立的弃婴医院。"所有这些建筑在佛罗伦萨都有它们的原型。但究竟是谁将佛罗伦萨带到了慕尼黑呢?
站点 1:马克斯-约瑟夫广场
链接:皮蒂宫( flickr.com/Richard! enjoy my life!), 右:慕尼黑别墅(flickr.com/marco_wac)
如果你漫步在马克斯 - 约瑟夫广场上,你会发现周围景观就是佛罗伦萨缩小后的原型。那个看起来像别墅正面的地方,原来坐落在阿尔诺的城区,一个被称为皮蒂宫的所在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皮蒂家族是其中最庞大和最有影响力的贵族家庭。这个家族占居着城市的中央地带,建有一个时髦的宫殿。宫殿从顶部至底部均由粗凿而成的大块石头覆盖,与其说它是一个优雅的城市宫殿,不如说更像一座中世纪的要塞。利奥·冯·克伦泽,这位路德维希一世的宫廷建筑师,运用他的诠释方式,将皮蒂宫与阿尔伯蒂的卢切莱宫巧妙地联系起来,从而减轻这种原料令人有些不悦的印象。阿尔贝蒂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理论家之一。他在设计自己的卢切莱宫时,再次加入罗马建筑的典型轮廓元素,并按多立克式、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设计风格承袭了厅廊支柱的建造顺序。这使得克伦泽别墅的结构设计更有条理,而不太像一个城堡。
链接:育婴堂 (flickr.com/Poluz), 右:赫舍登兹波斯特城 (flickr.com/RG1033)
正对面是新装修后的赫舍登兹波斯特城。它的原型在佛罗伦萨被称为育婴堂,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的图标之一,由著名建筑师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建成。利奥·冯·克伦泽对门庭稍作了一下变换,因为此建筑未计划修造在开放的草地上,只是参照现有巴洛克式宫殿用作混合式门庭。所采用的比例不同于它的原型。利奥·冯·克伦泽在设计构思上还将庞贝红用于门廊的色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座隐藏在门庭背后的巴洛克式宫殿中在战前已被摧毁,现已不复存在。只有残存的混合式风格的门庭依然矗立在那里。
地铁:从玛丽亚广场公交车站或国宾广场公交车站步行可至,或乘坐:19路电车。公交车站:国家大剧院
站点 2:统帅堂前的广场
链接:佣兵廊: flickr.com/Tama Leaver, 右:统帅堂: flickr.com/vtveen
在特埃蒂娜教堂前的广场上,你还可观赏到另一个佛罗伦萨的景象:佣兵廊,被称之为慕尼黑的统帅堂。
原本是一个中世纪的门廊,如今作为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雕塑展出,包括意大利著名雕塑家本韦努托·切利尼制作的希腊神话英雄《柏修斯》塑像,以及让·德·布洛涅,即著名的波洛尼亚,创作的《掠夺萨宾妇女》雕像。在慕尼黑,这个大厅是一些巴伐利亚将军,还有蒂利伯爵和伍赫德王子发言专用的地方。雕塑在慕尼黑不属于伟大的历史艺术。然而,大厅对于广场而言,有一个重要目的:便于你欣赏到门廊前面的广场。这也是建筑师弗里德里希•冯•加特纳的心血结晶。统帅教堂并非一个纯粹的复制品。关键区别在于:加特纳为这个大厅建有一个平台,从而与佛罗伦萨的原型一样具备了不朽的纪念意义。
地铁:国宾广场 U3, U4, U5, U6
站点 3:路德维希大街
链接:罗马君士坦丁凯旋门(flickr.com/pppspics), 右:Flickr.com/digital cat)
除了特埃蒂娜教堂前的广场外,慕尼黑在18世纪修建的还有那些城墙。这里曾经矗立着希瓦宾格城门,上面原有一个大闸。从这里,你可离开慕尼黑去到北部地区。那后面以外全是乡村地区。在这一地点,路德维希一世启动了他最雄心勃勃的目标,修建一条林荫大道,直达罗马的那些宏伟建筑原型。那里本来应当修建一条1公里长的慕尼黑凯旋大道。利奥·冯·克伦泽未根据罗马和佛罗伦萨宫殿原型开发路德维希大街的第一部分。为此,克伦泽向国王路德维希一世抱怨道:"慕尼黑不是罗马,梅尔先生也不是法尔内塞或皮蒂。"那是因为:"慕尼黑建筑商资金不足,而北方地区不需要提供更好的阳光和照明条件,加之冬季需要给室内加热等等问题,使其不可能获得意大利外墙的审美效果。"总之,巨大的宫殿空间,配以高高的天花板和小窗户,并不适合慕尼黑的雨季和寒冷气候。无论如何外观还是很重要的。
大规模的道路建设对于当时不算太大的慕尼黑城来说,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壮举。最初,大厦建造商和租户遇到了一些困难。当路德维希大街完成一半建设后,国王路德维希一世更换了建筑师。剩下的一半工程由弗里德里希•冯•加特纳负责完成,他设计的圆拱结构在当时被视为具有现代化色彩的建筑风格。路德维希大街终于圆满竣工。它的原型当然也是在罗马,即君士坦丁凯旋门。
国宾广场漫步(见上文)
路德维希一世
路德维希一世,这位以建筑复制品而闻名于世的国王,他的愿景赋予慕尼黑城决定性的发展动力。在19世纪之初时,这座城市的面貌已焕然一新。中世纪城墙已经成为无用之物,并被拆毁。这样有利于城市发展。更多的空间被创建出来,用于修建新的居民区、公园和林荫大道。与他之前的许多巴伐利亚君主一样,路德维希一世也前往意大利观光过。但与他的前辈们不同的是,在他的时代,意大利已经不再是过去几个世纪那样不仅是蓬勃发展的经济强国,还管辖有富庶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共和国。路易维希一世看待意大利的眼光,就像一位浪漫的旅行者,他对文艺复兴时期和古代风物情有独钟。面对这些曾经无比辉煌的建筑物,路德维希一世决心回到慕尼黑,在那里修建一座历史的丰碑。